您现在的位置 :

首页 >  行业动态 > 正文

在厌女、憎男、仇老之后,「仇童」登上舆论场,反映出哪些社会问题?

时间 :2023-07-09 08:38:09   来源 : 卷阿


(相关资料图)

总算有人明白过味来了,已然成为新闻产品细分类目的“熊孩子”新闻,在“秩序”“公德”的外衣之下,包裹着对儿童的戾气、对生育的厌恶,却被当成了爽文来吸引流量。

更可怕的是,标榜不育的所谓“最后一代人”正展现对婴幼儿的漠视乃至仇视。

印象里,“熊孩子新闻”的热潮明明在七八年前,那会网上真是群魔乱舞。各种(物理)暴打熊孩子的帖子层出不穷,还号称“父母不教育,社会会教育”;更夸张的,还看到过(可惜找不到原贴了),自诩懂事的家长自称带孩子出行都给他喂啥药,让孩子睡觉,没有危害,大概欠她一座类似“脑前额叶切除术”的诺贝尔奖。

感觉这几年,至少网上的风气其实好了不少,类似的帖子见得并没有以前多。可能是生育率的压力真的大了,这一现象又被翻出来旧事重提。

我当时就极为厌恶那类帖子。虽然我个人还没有孩子,但我非常理解带孩子的不易。小孩子没那么容易讲道理、令行禁止的。他们有时候就是想哭,想大叫,没什么道理,家长没办法立刻阻止。这很正常,文明的社会应该给孩子和带孩子的家长更大的理解和包容。哪怕家长没有第一时间阻止孩子,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。你出门在外累了,想睡觉,家长带着孩子只会更累,心里憔悴,面对哭闹的孩子第一反应是逃避,其实也正常。

反倒是,社会新闻里那些(物理)暴打的“英雄”,让我极为愤怒。这根本不是代表社会教育,而是欺凌弱小,向弱者发泄自己的怒气,是最令我鄙视的行为。如果孩子有个三长两短,这种行为倒是真的会受到社会的教育,赔偿、治安乃至刑事处罚。

我个人工作,差旅要求不小,坐飞机和火车的次数挺多的,我真不觉得所谓“熊孩子”给我造成了多大的困扰。飞机上,引擎的轰鸣声其实挺大的,孩子偶尔的哭闹也没有高出太多。高铁上孩子的哭声是比较明显,也会把我吵醒,但列车员推车过来卖东西,一样可能把我吵醒;坐火车被吵醒不是很正常的?又不是在房间里睡觉。唯一让我觉得不适的是,部分小孩喜欢踢椅背,但我遇到的所有家长,在提出后,都会管这种情况。偶尔没看住,被踢了一辆下就被踢了呗。出门在外,带孩子的肯定比我不容易。

标签:

推荐文章